
国庆节前,各地“拉闸限电”引起广泛关注,随着长假到来,由于企业、工厂放假,社会用电量供需紧张局面暂时得到缓解,而长假过后,是否仍然供需紧张呢?
随着时间的推移,用电荒背后真正的原因已经水落石出了。
直接原因,当然跟不断飙升的动力煤价格有关。
9月中旬,动煤指数突破了5月份高位,不断刷新2015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高位,火电企业发电成本陡增。
所以,官方给出用电荒的一个重要原因是--------发电企业积极性不高。这非常能理解,在当前时间段,火力发电企业,发电越多,恐怕亏损越多,谁愿意干出力不讨好的事情呢?
这很有点类似财新中国制造业8月PMI与官方9月制造业PMI跌破枯荣线的情形,高企的大宗商品价格,令制造业“积极性不高”,造成宏观经济陷入疲软,如出一辙。
对于生产制造业来说,承担巨大成本压力的大多数是企业主,普罗大众仿佛并未能感受到高昂的成本带来的煎熬。而一旦将这种情形推演到电力领域就不一样了,因为涉及的面太广,甚至波及到生活用电,社会关注度,自然很高。

按道理说,2021年上半年,由于我国摆脱了疫情袭扰因素,经济表现强劲,出现了两位数的GDP增长,电力需求势必大幅增加,电力企业利润表现丰厚是在情理之中的。
但对于火力发电企业来说,可能高兴得有点早了。
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,大唐发电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.9%,内蒙华电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5%,华银电力上半年亏损2.7亿,华电能源上半年亏损5.2亿,京能电力上半年亏损3个亿。
利润下滑的根本原因,当然跟飙涨的动力煤价格有关,其实早在今年的第二季度,动力煤价格已经刷新了6年新高!
随着第三季度动力煤价格的再次大幅拉升,预计火电企业当期利润恐怕更加不好看了。
当然了,也会有人反问,像国电电力这样的火力发电企业,上半年净利润为何出现大幅增长呢?
究其原因,跟企业拥有上游煤炭资源和提前锁定采购动力煤价格有关。
飙涨的动力煤价格,不仅超出了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期,恐怕同样也超出了管理层的预期。
为啥这么说呢?

早在今年的8月初,由于疫情因素,蒙煤进口受到影响,国内局部地区煤价再度上涨出现了苗头,监管迅速到位,针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。动力煤价格开始走弱,一度出现了下探。
按照正常逻辑,已经创出多年高位的动力煤价格,大概率会维持高位震荡,而不至于出现再次飙升的局面。
蒙煤,仍然是推升动力煤价格的导火索。
9月7日,甘其毛都口岸检测出阳性病例,蒙煤进口再遭打击!9月7日当天,国内动煤指数突破5月份高位,随后展开了一轮主升浪。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熟悉了,9月中下旬,国内用电荒,此起彼伏。
在国内,煤电矛盾十分突出,究其原因,煤的价格是市场机制;而电的价格是指导机制,灵活性不足。当煤的价格飙升时,火电企业就非常煎熬了。
当然了,保电价意在维护居民用电,以及广大社会经营企业生产成本的稳定。
由于当前煤电矛盾极其突出,为了缓解火电企业的成本问题,比如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关政策,建立火电企业“交易价格上限浮动机制”,意在提高火电企业的发电积极性。
综上所述:蒙煤仅仅是推高本次动力煤飙涨的导火索而已,动力煤价格高企背后仍有两大背景。其一、2016年供给侧改革之后,国内整体产煤能力下降,当遇到经济快速复苏关口时,供给侧产能恢复缓慢,致使价格被大幅推高;其二、本轮煤炭价格飙涨,大致又经历了一个去库存周期,煤炭库存较低,同样也是推升煤炭价格上涨的原因。
从长期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,煤炭产能再次大幅提高仍不切实际,这样就势必促进了资本对新能源投资的开发和利用。
 
      
      期货开户扫描二维码
      
本文链接https://fy.hncmsqtjzx.com/qhxy/892.html        
 返佣网
返佣网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