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油宝穿仓之后 埋在坑里的投资者怎么办?
4 月 21 日纽约 WTI 原油期货 05 合约跌至历史新低首现负值,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商品价值的
认知逻辑。同时,美国与加拿大各地原油现货也跌破 0 线。
实际上, 月下旬以来,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快速走低。对于热衷抄底的国内投资者来说,抄
底原油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。
投资者抄底原油宝遭穿仓。
而对于新手投资者而言,银行的账户原油产品似乎是最佳的选择。账户原油挂钩的是国际市
场上的原油期货合约,支持多空双向交易,也就是说既可买涨也可买跌。
其中,工行、中行相关产品一度被“买爆”。工行的人民币北美原油账户在 月中旬时,一度
因为交易购买人数太多、达到了产品相关净额上限而暂停交易,用户无法买入新开仓(做多);中行
原油交易 APP 在 4 月初也被投资者挤“瘫痪”。
随着原油暴跌,“买爆“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,尤其是抄底原油宝的投资者。20 日晚间中
行的5 月美元美国原油卖出价为 11.5 美元,跌幅为 4.80%;5 月人民币原油合约卖出价为 78.58
元,跌幅为 6.8%。以此推算,投资者单日亏损就超过 0%。
日前就有投资者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自己购买的原油宝合约没有主动平仓,没加
杠杆, 以为风险应该很低,想着怎么也不会归零。现在不但要归零,还可能是负数。不知道中
行要如何结算。”
就在 4 月 22 日,中行发布公告,4 月 20 日,WTI 原油 5 月期货合约CME 官方结算价-7.6
美元为有效价格。
这对类似上述投资者而言,意味着不小的亏损,一时难以接受。紧接着,据财经博主吴旺
鑫提供给《华夏时报》的截图显示,4 月 22 日早晨,有投资者收到相关通知。客户等来的
是,不仅不会少亏,还需赔偿银行 倍保证金。
网上还有人晒出的结算单截图显示,开仓均价是194.2 元,本金88.46 万元,但是现在总体
亏损920.7 万元,倒欠银行 52.24 万元。
或存重大缺陷未根据合约时间移仓。
那么,原油宝为何保证金跌至20%不强平?中行客服向媒体回应称,中行原油宝若为合约最
后交易日,则交易时间为 8:00-22:00,超过 22:00 银行则不会进行强平操作,而保证金是在
昨晚(21 日)十点后跌至 20%以下的。
但是这个解释,投资者是否买单,尚且是个未知数。
让投资者亏损的原油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?据中国银行资料显示,原油宝是中国
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,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,包括美
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。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。个人客户在中国银
行开立相应综合保证金账户,签订协议,并存入足额保证金后,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的原油
交易工具。原油宝产品为不具备杠杆效应的交易类产品。
今年以来,原油价格不断地下跌,抄底原油的中国投资者越来越多,据业内人士表示,近
期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规模快速扩大,但是风控措施明显没有跟上,最核心的就是不应该在
最后时刻才进行换月操作。普通投资者可能对期货市场了解不深,而银行做产品设计的时候,
就应该想到存在流动性风险。
第 1 页 共 2 页
由于原油宝产品选择了在最后时刻进行换月交割,导致市场已经没有对手方,中国银行平仓
不掉自己的头寸。根据中国银行的公告显示,其要求客户按照-7.6 美元的结算价结算,这其实
意味着中国银行将投资者的仓位拿到了美市最后收盘。
简而言之,该产品不合适地选择了在最后交易日倒数第二天进行移仓换月,遇到了重大的流
动性问题,导致投资者出现巨亏。对此,投资者多方表示,4 月 20 日中行原油宝未根据合约交割
时间 22:00 进行移仓,这已经明显违反了原油宝的制度设计。
根据中国银行的公告显示,他们将投资者的仓单留到了最后结算时刻,而没有能完成盘中
换月。这意味着,市场上的其他玩家全都跑了,就中国银行自己死握着巨亏仓位。
对此,某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在这个事情上,风控方面有不
可推卸的责任,最后不能让投资者买单。我认为这是产品设计的重大漏洞。”
上述业内人士称,国内纸原油产品不交割原油实物,属于原油期货的衍生品,以现金的方式
交割, 类似被动型原油期货 ETF 基金,跟踪国际原油价格。该产品背后交易的标的是期货合约,
设计产品时就应考虑流动性风险。做期货的人都了解,如果最后不交割,一定要流动性充裕的
合约交易,比如做国内的期货,散户基本都集中在主力合约或者次主力合约,流动性不好的合约
坚决不做,除非产业客户才会到期货市场去做非主力合约。
原油宝服务对象是普通大众,理应为大众提供流动性最好的交易标的,这是在设计之前就
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。
“避免本次客户亏损事件的办法是,当交易的合约标的不再是主力合约之前,提前做移仓。
比如,工行提前一周展期,工行的客户就不会遇到流动性危机。美原油 05 合约 4 月 17 日的时
候就不再是主力合约,中行如果在 4 月 17 日之前展期,就不会遇到客户穿仓的问题。”上述业内
人士如是表示。
穿仓的教训。
由于原油价格下跌,不少投资者几周前就开始抄底,然而期货每个月都需要交割,短期涨
跌脱离基本面,这次 5 月合约正是在交割前崩盘跌至负值,对市场抄底起到警醒作用。
“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事件。”海通期货能化负责人杨安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此之前投
资者对商品的价值认知是最低是0,而且历史上来看也没出现过 0 的现象。此次交易所调整程
序允许原油交易价格为负,对投资者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破坏性冲击,包括研究人员原有的分
析体系都被破坏,允许油价负值之后,对于油价下限就很难再去设底限锚定,所谓的抄底操作难
度无疑加大了很多。
“昨日(20 日),持有多单的国际投资者多数爆仓。不过,国内似乎比较平静,21 日原油期
货的开户数量仍旧激增,显然投资者的抄底热情还是不减。”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
表示。
“当然这个事情我相信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,而且这种市况应该也很难长时间持续,
后面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供需改善之后市场还会恢复正常的价值评估。通过这次事件相信广大投资
者也会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,减少贸然去抄底行为。”杨安如是说。
本次“负油价”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三大启示:首先,盲目抄底原油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;
其次,由于历史上负油价属于首现,目前交易者对市场的交易结构、规则、结算等理解还
是不够。不少交易系统和软件甚至都不支持负价格,蕴含着巨大的交易风险;再者,虽然不少
投资者抄底,但是部分产业客户还是坚定地看空,再次反映了金融和实体的偏差,凸显了期货
市场作为金融工具的作用,能够更好地帮助生产和经营。
第 2 页 共 2 页
原油宝穿仓之后 埋在坑里的投资者怎么办?
4 月 21 日纽约 WTI 原油期货 05 合约跌至历史新低首现负值,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商品价值的
认知逻辑。同时,美国与加拿大各地原油现货也跌破 0 线。
实际上, 月下旬以来,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快速走低。对于热衷抄底的国内投资者来说,抄
底原油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。
投资者抄底原油宝遭穿仓。
而对于新手投资者而言,银行的账户原油产品似乎是最佳的选择。账户原油挂钩的是国际市
场上的原油期货合约,支持多空双向交易,也就是说既可买涨也可买跌。
其中,工行、中行相关产品一度被“买爆”。工行的人民币北美原油账户在 月中旬时,一度
因为交易购买人数太多、达到了产品相关净额上限而暂停交易,用户无法买入新开仓(做多);中行
原油交易 APP 在 4 月初也被投资者挤“瘫痪”。
随着原油暴跌,“买爆“的投资者也未能幸免,尤其是抄底原油宝的投资者。20 日晚间中
行的5 月美元美国原油卖出价为 11.5 美元,跌幅为 4.80%;5 月人民币原油合约卖出价为 78.58
元,跌幅为 6.8%。以此推算,投资者单日亏损就超过 0%。
日前就有投资者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自己购买的原油宝合约没有主动平仓,没加
杠杆, 以为风险应该很低,想着怎么也不会归零。现在不但要归零,还可能是负数。不知道中
行要如何结算。”
就在 4 月 22 日,中行发布公告,4 月 20 日,WTI 原油 5 月期货合约CME 官方结算价-7.6
美元为有效价格。
这对类似上述投资者而言,意味着不小的亏损,一时难以接受。紧接着,据财经博主吴旺
鑫提供给《华夏时报》的截图显示,4 月 22 日早晨,有投资者收到相关通知。客户等来的
是,不仅不会少亏,还需赔偿银行 倍保证金。
网上还有人晒出的结算单截图显示,开仓均价是194.2 元,本金88.46 万元,但是现在总体
亏损920.7 万元,倒欠银行 52.24 万元。
或存重大缺陷未根据合约时间移仓。
那么,原油宝为何保证金跌至20%不强平?中行客服向媒体回应称,中行原油宝若为合约最
后交易日,则交易时间为 8:00-22:00,超过 22:00 银行则不会进行强平操作,而保证金是在
昨晚(21 日)十点后跌至 20%以下的。
但是这个解释,投资者是否买单,尚且是个未知数。
让投资者亏损的原油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产品?据中国银行资料显示,原油宝是中国
银行面向个人客户发行的挂钩境内外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产品,按照报价参考对象不同,包括美
国原油产品和英国原油产品。中国银行作为做市商提供报价并进行风险管理。个人客户在中国银
行开立相应综合保证金账户,签订协议,并存入足额保证金后,实现做多与做空双向选择的原油
交易工具。原油宝产品为不具备杠杆效应的交易类产品。
今年以来,原油价格不断地下跌,抄底原油的中国投资者越来越多,据业内人士表示,近
期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产品规模快速扩大,但是风控措施明显没有跟上,最核心的就是不应该在
最后时刻才进行换月操作。普通投资者可能对期货市场了解不深,而银行做产品设计的时候,
就应该想到存在流动性风险。
第 1 页 共 2 页
由于原油宝产品选择了在最后时刻进行换月交割,导致市场已经没有对手方,中国银行平仓
不掉自己的头寸。根据中国银行的公告显示,其要求客户按照-7.6 美元的结算价结算,这其实
意味着中国银行将投资者的仓位拿到了美市最后收盘。
简而言之,该产品不合适地选择了在最后交易日倒数第二天进行移仓换月,遇到了重大的流
动性问题,导致投资者出现巨亏。对此,投资者多方表示,4 月 20 日中行原油宝未根据合约交割
时间 22:00 进行移仓,这已经明显违反了原油宝的制度设计。
根据中国银行的公告显示,他们将投资者的仓单留到了最后结算时刻,而没有能完成盘中
换月。这意味着,市场上的其他玩家全都跑了,就中国银行自己死握着巨亏仓位。
对此,某不具姓名的业内人士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:“在这个事情上,风控方面有不
可推卸的责任,最后不能让投资者买单。我认为这是产品设计的重大漏洞。”
上述业内人士称,国内纸原油产品不交割原油实物,属于原油期货的衍生品,以现金的方式
交割, 类似被动型原油期货 ETF 基金,跟踪国际原油价格。该产品背后交易的标的是期货合约,
设计产品时就应考虑流动性风险。做期货的人都了解,如果最后不交割,一定要流动性充裕的
合约交易,比如做国内的期货,散户基本都集中在主力合约或者次主力合约,流动性不好的合约
坚决不做,除非产业客户才会到期货市场去做非主力合约。
原油宝服务对象是普通大众,理应为大众提供流动性最好的交易标的,这是在设计之前就
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。
“避免本次客户亏损事件的办法是,当交易的合约标的不再是主力合约之前,提前做移仓。
比如,工行提前一周展期,工行的客户就不会遇到流动性危机。美原油 05 合约 4 月 17 日的时
候就不再是主力合约,中行如果在 4 月 17 日之前展期,就不会遇到客户穿仓的问题。”上述业内
人士如是表示。
穿仓的教训。
由于原油价格下跌,不少投资者几周前就开始抄底,然而期货每个月都需要交割,短期涨
跌脱离基本面,这次 5 月合约正是在交割前崩盘跌至负值,对市场抄底起到警醒作用。
“这是一个颠覆性的事件。”海通期货能化负责人杨安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在此之前投
资者对商品的价值认知是最低是0,而且历史上来看也没出现过 0 的现象。此次交易所调整程
序允许原油交易价格为负,对投资者的认知是一个巨大的破坏性冲击,包括研究人员原有的分
析体系都被破坏,允许油价负值之后,对于油价下限就很难再去设底限锚定,所谓的抄底操作难
度无疑加大了很多。
“昨日(20 日),持有多单的国际投资者多数爆仓。不过,国内似乎比较平静,21 日原油期
货的开户数量仍旧激增,显然投资者的抄底热情还是不减。”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
表示。
“当然这个事情我相信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,而且这种市况应该也很难长时间持续,
后面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供需改善之后市场还会恢复正常的价值评估。通过这次事件相信广大投资
者也会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,减少贸然去抄底行为。”杨安如是说。
本次“负油价”的出现给市场带来三大启示:首先,盲目抄底原油是一种不理性的行为;
其次,由于历史上负油价属于首现,目前交易者对市场的交易结构、规则、结算等理解还
是不够。不少交易系统和软件甚至都不支持负价格,蕴含着巨大的交易风险;再者,虽然不少
投资者抄底,但是部分产业客户还是坚定地看空,再次反映了金融和实体的偏差,凸显了期货
市场作为金融工具的作用,能够更好地帮助生产和经营。
 
      
      期货开户扫描二维码
      
本文链接https://fy.hncmsqtjzx.com/qhxy/2918.html        
 返佣网
返佣网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