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猪肉价格下跌影响相关企业业绩
今年以来,受生猪产能恢复、进口量增多和二次育肥肉猪入市导致的供过于求等多重因素影响,国内猪肉市场价格持续低迷,给生猪养殖经营带来巨大压力。7月中旬,正邦科技、新希望等多家龙头企业陆续预警上半年大幅亏损。大公评级认为若未来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位或进一步下滑,将对正邦科技等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信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。
(二)生猪期货已正式推出
2021年1月8日,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,1至8月,生猪和期货分别从18元/斤、13元/斤跌至9元/斤。从价格走势来看,生猪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性较高,具有一定的市场前瞻性,可以作为有效套保工具。

(三)上市企业初步涉足生猪价格套保
截至今年4月,共有12家生猪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2021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公告。其中,金新农计划套保生猪销售量占全年计划25%;正邦科技二季度未参与生猪期货套保;新希望仅持有少量生猪期货交易;其余企业未披露套保交易情况,但从保证金数据推算,套保比率均较低(按新希望年收入1,600亿元估算,其拟套保的销售占比小于10%)。
各企业都制定了严格的风险控制措施,包括:成立期货部,成立期货决策管理委员会,套期保值业务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匹配,严格控制期货头寸,严格控制套期保值的资金规模,严格按照制度规定进行操作。
上市企业参与套保情况

数据来源:根据上市公司研究报告整理
二、国内金融机构支持生猪行业现状
2021年8月6日,农业农村部、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《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要用5到10年时间,基本形成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,使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,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,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,降低经营风险。

为帮助养殖企业抵御猪价下跌风险,目前国内金融机构主要通过“保险+期货”的模式将两种金融工具相融合,充分发挥其互补优势,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风险管理方案。已有多单生猪期货价格保险理赔,有效发挥了保险保障作用,帮助养殖企业规避市场风险,提高生猪价格波动承受力,增强生猪养殖信心,对促进生猪生产可持续发展,优化生猪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具有积极意义。
以建设银行为例,其在支持生猪行业融资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创新,推出了“生猪贷”等产品。为进一步助力生猪行业管控价格风险,又退出了“银行+保险+期货”模式下的普惠金融服务。“银行+保险+期货”项目是由建设银行、人保财险、建信期货与广州市天生卫康食品有限公司签约完成的,通过为企业提供“生猪价格保险+保单项下融资”一揽子服务,构筑价格波动防线和融资增信底线。
该模式将银行的融资功能与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的避险功能加以融合,对于稳定生猪市场供应、推动绿色金融扶持生猪产业创新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。
其主要结构为:生猪养殖企业向人保财险投保生猪期货价格保险;保险公司向建信期货买入被保标的期权转移风险;期货公司利用期货市场对相应大宗商品进行价格风险对冲;建设银行以客户经营情况为基础,在保额项下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贷款支持,最终形成从价格风险转移到融资贷款支持的支农闭环。
三、相关分析建议
期货开户扫描二维码
本文链接https://fy.hncmsqtjzx.com/qhxy/2386.html
返佣网









